Copyright © Jas Chen
鄂霍次克海流冰年年減 北海道人護冰
要開始短短的旅程前,剛好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新聞,重新編輯刪選過如後:
【中央社╱北海道洞爺湖二十日專電】
「北海道網走支廳長平塚努宣布每年二月的第三個週日訂為「流冰之日」,主要是基於居民都對於流冰日益懷有一股危機感。 他說:「二十年前當地的流冰堆積如山,每年二月時大海都被流冰覆蓋,但今天看到的流冰分佈,像是以前四月下旬的情況,少到令人無法想像的程度。」
鄂霍次克海是地球上最低緯度看到流冰的海,位於南端的知床半島可說是每年流冰靠岸的最南端之地。流冰約是每年十二月到四月之間形成。 知床的自然環境深受流冰影響,春季時,流冰底下生長的植物浮游生物大增,這都是動物浮游生物、蝦、貝、小魚等食物。而這些生物是大魚、海洋生物如海獅、海獺等海獸類的食物。因此少了流冰,自然的景觀將生變。
不僅是北海道人,就連帶領觀光團前來搭「極光號」賞冰船的喬安旅行社日本部部長張司民也對中央社記者說:「地球暖化真的很可怕,這三年來,他親眼見到流冰年年銳減。網走如果沒有流冰可欣賞,觀光就會失去賣點。」
北海道各鄉鎮現在為了「護冰」,正嘗試各種環保措施。譬如,推廣自備筷子運動、利用油炸天婦羅的食用油當成汽車用油、呼籲飯店旅館冬季暖氣溫度調至攝氏二十、二十一度,夏季調至二十七、八度,避免用電過多。」
「是不是應該直接就這樣去網走呢?」
看過了新聞,在準備行囊時不斷地自問著,雖然在時間及旅程的安排下,委實難以安插進深冬的網走。
「該去嗎?」
「該去吧?」
在寒風中的運河邊,手持一杯寶石紅般流轉的本地自釀葡萄酒時,我這樣地自問;
鄂霍次克海流冰年年減 北海道人護冰
要開始短短的旅程前,剛好看到了這樣的一則新聞,重新編輯刪選過如後:
【中央社╱北海道洞爺湖二十日專電】
「北海道網走支廳長平塚努宣布每年二月的第三個週日訂為「流冰之日」,主要是基於居民都對於流冰日益懷有一股危機感。 他說:「二十年前當地的流冰堆積如山,每年二月時大海都被流冰覆蓋,但今天看到的流冰分佈,像是以前四月下旬的情況,少到令人無法想像的程度。」
鄂霍次克海是地球上最低緯度看到流冰的海,位於南端的知床半島可說是每年流冰靠岸的最南端之地。流冰約是每年十二月到四月之間形成。 知床的自然環境深受流冰影響,春季時,流冰底下生長的植物浮游生物大增,這都是動物浮游生物、蝦、貝、小魚等食物。而這些生物是大魚、海洋生物如海獅、海獺等海獸類的食物。因此少了流冰,自然的景觀將生變。
不僅是北海道人,就連帶領觀光團前來搭「極光號」賞冰船的喬安旅行社日本部部長張司民也對中央社記者說:「地球暖化真的很可怕,這三年來,他親眼見到流冰年年銳減。網走如果沒有流冰可欣賞,觀光就會失去賣點。」
北海道各鄉鎮現在為了「護冰」,正嘗試各種環保措施。譬如,推廣自備筷子運動、利用油炸天婦羅的食用油當成汽車用油、呼籲飯店旅館冬季暖氣溫度調至攝氏二十、二十一度,夏季調至二十七、八度,避免用電過多。」
「是不是應該直接就這樣去網走呢?」
看過了新聞,在準備行囊時不斷地自問著,雖然在時間及旅程的安排下,委實難以安插進深冬的網走。
「該去嗎?」
「該去吧?」
在寒風中的運河邊,手持一杯寶石紅般流轉的本地自釀葡萄酒時,我這樣地自問;
在清冷的無人車站舉著相機、勉強靠著柵欄口取景時,我這樣地自問;
在落雪中的露天風呂裡,頂著一塊半濕的方巾在髮梢、大半個身子沉浸在溫熱泉水裡仰面承接冰涼的紛飛雪花之際,除了考慮等會該來杯特濃牛奶或是冰凍生啤又或各來一杯之外,我還是忍不住這樣地自問。
始終沒能成行。
然而身在北海道時,肩負的隨身小包中,總是放妥了一日之需,隨時準備好突轉心意的所有可能。於是在運河邊、在溫泉裡,都作著浩瀚的冰封大海之夢,和一塊塊如同水晶白皙澄澈的鄂霍次克海流冰。
嗯,明年的流冰之日,看得到流冰吧?
攝於北海道˙豐平峽
在落雪中的露天風呂裡,頂著一塊半濕的方巾在髮梢、大半個身子沉浸在溫熱泉水裡仰面承接冰涼的紛飛雪花之際,除了考慮等會該來杯特濃牛奶或是冰凍生啤又或各來一杯之外,我還是忍不住這樣地自問。
始終沒能成行。
然而身在北海道時,肩負的隨身小包中,總是放妥了一日之需,隨時準備好突轉心意的所有可能。於是在運河邊、在溫泉裡,都作著浩瀚的冰封大海之夢,和一塊塊如同水晶白皙澄澈的鄂霍次克海流冰。
嗯,明年的流冰之日,看得到流冰吧?
攝於北海道˙豐平峽
1 則留言:
流冰聽起來很浪漫
可是也不敵環境變遷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