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03.2007

曼哈頓的城中城


某種程度上,曼哈頓像是我的第二故鄉,然而在第二故鄉裡,時時去的地方,中國城該算上一個。倒不是因為那裡有著思念的台灣味,實話說,紐約的中國城是個很「中國」的地方,除了一間喚作「台北武漢排骨好味道」的排骨飯之外,那裡是閩南人、福州佬與廣東客的天下,走在那總有種熟悉之外的不熟悉,熱鬧中的孤獨。然而很喜歡那感覺,在游移中,不屬於這邊,也不屬於那邊。

去中國城往往是大豐收的一趟路。兩手提著醬油、廉價水果、奶油波羅包、無糖豆漿、腸粉蝦餃雞蛋糕和熱騰騰的豆花是很難行走的,因之只能選擇搭著地鐵回到4街的小宿舍,偶然碰上心情大好又拿到打工薪資的日子,也許在一陣大肆蒐購後,會奢侈地叫上計程車,闊氣地付上五塊半美金的車資(這可是地鐵票價的兩倍啊);如果居然剛巧碰上小宅裡食糧滿滿,不需補貨,而卻與朋友相約中國城的難得日子,我總是會在(曼哈頓)城中(中國)城裡漫步,享受他處沒有的、因為人特別多而提高兩度的氣溫(特別是冬日)、欣賞路旁或像是剛從山西大同出來的農民,拉長了嗓音低沉地賣著一攤梨、或像是靠著兩筆毛筆字賣錢的落魄藝術家,文氣地靜靜地站在邊上,卻禿鷹也似地相準了觀光客,一出手就是一筆生意;也許會經過販售著新鮮海產的魚貨攤,或看著一顆顆排列的青江菜,偶爾會留連在路邊小食的攤子邊,邊聞著陣陣香氣邊掙扎著要不要買?這些個人在台灣怎樣也提不起勁做的事,在這裡卻是理所當然的休閒。

如果有功夫,會踱步到Muberry Street,在小義大利的情調裡喝杯咖啡,或著在風情萬種的二手古董衣店裡翻翻撿撿。然而不管如何,最後我總會在將近黃昏時分,挑著最大的第三大道往北回家。雖然說,第三大道並不是條美麗的路,可是卻可以清楚地向著中城的大蘋果標誌,宏偉的帝國大廈。如同電影的場景變換,看著兩旁的中文店招慢慢地變成了Bar & Restaurant;安靜沉穩然鬧聲嗡嗡的黃膚變成了灑脫驕傲可語聲喧嘩的碧眼,我彷彿從一個紐約走到另一個紐約,不變的是前方的帝國大廈。

我時常想著,還有哪個地方可以提供這樣的的變與不變?時常地想,時常地想不出,因之更喜歡紐約了。於是一個人的晚上,翻出了「西雅圖夜未眠」,再次觀看在帝國大廈上演的曲折羅曼史;或著聽著歡樂的New York New York,不曉得,這算不算是一種偏執呢?
攝於紐約‧第三大道上© Photo by Jas Chen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