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08.2014

《追櫻》《跨頁˙總整理篇》奈良氷室神社前的「那一株」櫻花


Copyright © Jas Chen

《追櫻》書裡提過,一直到了奈良,才算有「見到」櫻花的震撼。

其實很早之前就看過櫻花,而且很多。還是住在美國的時候,春季的踏青活動之一,就是先到華盛頓DC作兩天一夜的櫻花小旅行,再到布魯克林區的植物園走一下午,看日本庭院附近的櫻花。不過在作追櫻旅行時,這些都不記得,記憶裡的粉紅色幾乎不存在。如若不是這幾日剛好整理舊照,翻見從前住在紐約時的留影,根本幾乎忘了這回事。
「實在很多櫻花嘛。」看著那時留影,不自禁會這樣想。全然不是自己誤以為「當時大概沒甚麼櫻花開吧」的錯誤印象。

那個時候拍照都集中在人身上,去哪都是呼朋引伴地一大群,熱熱鬧鬧說話吃喝,幫這個女生編排那個男生,幫那個男生想法子追這個女生,腦子眼嘴都忙得很,櫻花不櫻花,在那個年紀實在是無關緊要。

唔,這麼說,賞櫻的心情和同伴應該也很重要。

追櫻初幾日,因為地震關係,大環境的氣壓實在低,大阪又成日地下雨,心情相當糟糕。悶在窄小的商務旅館哭了兩日,即使滿眼櫻花也失了顏色。身邊沒有朋友同伴,晚晚查過必須的旅行資訊後,就只能靠著微弱的網路訊號跟還在維也納的希波通話,因為家人多不知道那當時我人居然在日本,所以很可憐,只有跟希波還可以講兩句,跟其他人通話恐怕要挨罵。實在連希波都沒空理我時,就只能斷斷續續地透過影音app看當時都快退流行、我卻還沒看過的「犀利人妻」。

所以到奈良時,看到天終於沒下雨,就已經十分感恩;再看到那株震攝人心的櫻花時,簡直就要痛哭流涕了。
我前前後後繞了這株百年枝垂櫻打量了一個鐘頭之久,等不到天晴,也等不到光影,只能很勉強地在樹下仰望櫻花,希望這樣拍下的櫻花能表達實際在現場觀看的百分之一氣勢。這張照片後來成為《追櫻》的跨頁照片之一;而這株櫻花成為我心念中日本櫻花的代表。


它在氷室神社前,一枝獨立。或許有機會,我還能再去看看它。

沒有留言: